查看原文
其他

TA说 | 马国元:曾经跨过山和挫折,走出不凡之路

青年传媒中心 苏州大学团委 2021-07-03

往期推荐

1、资讯 | 炫舞抢票,你准备好了吗?

2、杂谈 | 盘点那些陌生人感动你的瞬间

3、图说·一周共青团 | 他们挥洒的不仅是汗水,还有热血


一个闷热的午后,传媒学院咖啡厅内的空调百无聊赖地吐着凉气,我们三个人坐在桌前熟悉采访问题,满怀期待地等着这个有故事的男同学。


不久,微信消息弹出,与此同时,他瘦削的身体穿过厅门来到桌前,确认过眼神,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人——



马国元

中共预备党员,苏州大学传媒学院2016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。


现担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团委组织委员、院团校执行校长、院勤工助学办秘书长、苏州大学团校教务部部长和班级团支书。


2017年暑期组建“行之有声”实践团队奔赴安徽省大别山余脉桴槎山一带农村山区开展“朗读者,乡村行”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活动,先后被中国共青团杂志、中国青年网、团学苏刊、青团子、苏州大学团委等多家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和校级媒体报道。


所获荣誉和奖项有:

2017年江苏省“优秀共青团员”

2017年江苏省“十佳团支书”

2017年江苏省“魅力团支书”

2018年苏州大学“五四青年奖”

2017年苏州大学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

2017年苏州大学“十佳魅力团支书”

2017年苏州大学“优秀学生干部”

2017年苏州大学“勤助之星”

2017年苏州大学青年志愿服务“先进个人”

2017年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“十佳使者”

2017年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“先进个人”

2016-2017年度学习优秀奖学金

2016-2017年度创新创业奖学金

2016-2017年度励志奖学金

2016-2017年度周氏优秀学生奖学金

2016-2017年度社会工作奖

2016-2017年度综合奖等

快问快答

三个词形容自己的性格:开朗、幽默、略显内向

兴趣爱好:唱歌、羽毛球、游泳

座右铭:努力到无能为力,拼搏到感动自己

最爱的电视剧:《人民的名义》

如果参加《朗读者》节目,最想读:朱自清的《匆匆》

播音主持业界榜样:白岩松、水均益

台上VS台下:台下努力做自己,台上尽心做活动

未来工作倾向:教育相关吧,个人对法学、行政管理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、新闻学等比较感兴趣

有女票吗:没有~


下面步入正题啦

曾经跨过山和挫折,走出不凡之路

出身安徽巢湖的马国元,在山脚的马洼村里长大,他从小就很要强,“如果要走出农村,只能通过学习这条路”。初中升高中,他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省示范并进入理科班,大学梦在夜以继日的奋斗中日渐明晰。



命运却偏偏于此时给他使绊子,因为身体原因,先后几次住院,耽误了大量学习时间。回到学校,理科班的进度很难跟上,不想留级的他转战文科班又不是很理想,在校领导和团委老师的鼓励下最后选择了艺考,在播音主持这个爱好上为梦想破釜沉舟。


所幸,父母摒弃怀疑,给了马国元毫无保留的支持,“他们虽然读书不多,但对我的教育方式却是先进的。从小到大他们没有阻碍过我的选择,一直支持我、鼓励我,做我的后盾和力量的支撑点,帮我走未来想走的路。


“我当时没有明显优势,或者说处处劣势,就是死磕吧”,马国元无奈地笑笑,苦涩的记忆翻涌着。面对压力和艺考期间频繁的挫败感,他坦诚并没有什么好的调节方式:“当一个人面临的压力很多时,就会没有时间去体会挫败感,或者考虑某个压力,因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。


在马洼村,他是“国”字辈里上学年纪最长的,“从小背负在我身上的压力就很重,承载着我们家族的大学梦,得开个好头。“当时我虽然经历过很多挫折,但是我有一个目标,就是我一定要考上大学,我一定要成功,不能失败!”功夫不负有心人,跨过山和挫折的他来到了苏大,来到了我们面前。

作为新闻人,肩负着“说人话”的使命

马国元回忆道,来苏大考播音主持专业前,他问过自己当时的一位老师,怎么理解这个专业?他应该追求什么?老师的回答至今触动着他,“作为新闻人,我们要‘说人话’。听他人之所讲,想他人之所想,说他人之所求。要做一个有情怀、有思想、有担当的新闻人。


“作为新闻人,要努力把事实正确地传达出去,而不是哗众取宠、追求虚荣的东西,我们要真正的静下心来,要有人文关怀,设身处地去想和做一些事情。”这样的定位引导着马国元注重展示自己的思想性,让他跳脱了出来。



在传媒学院近两年的专业学习中,他深刻地明白了“语言表达只是一种工具,它需要很多学科知识的支撑,我们要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,提升自己的内涵,内化出属于自己的东西,才能更好地表达。



两年之中他实践了一句话:“我们是什么样子的,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就是什么样子的;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是什么样子的,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”,这样的自我价值实现要求督促着他严格要求自己,积极投身实践,而“朗读者,乡村行”社会实践,就是他的一场较为成功的试炼。

“朗读者”是回归,更是孩子们的启程

大一暑假,马国元选择回到老家,为家乡的孩子们支教。他给自己的团队取名“朗读者,乡村行”,一方面是受到《朗读者》节目的启发和专业的引导,另一方面是赋予“朗读”双向的含义,“我们给他们朗读、教他们如何去朗读,借着朗读告诉他们外面广阔的世界;同时孩子们学会朗读自己的生活,告诉我们他们的成长故事,他们想要的未来”。



第一次组建社会实践团队,马国元说,与队员一起遇到的困难和没有预想到的事情太多:安排大家的食宿,一起照顾水土不服的队员、教学地设备简陋得和队员一起手动改造、调研交流时充当方言翻译员、和队员一起接送远道而来上课的孩子、团队每天晚睡早起等等。



而一些新设的课程(摄像、电影、音乐等),原先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些,“只有真正走到那个地方,才能知道那里的孩子想要什么”。孩子们对于他们带去的摄像机、电脑、智能手机等设备特别好奇,马国元和团队成员就想到可以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摄像操作、用电脑放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、手机放歌给孩子们听唱等,“这些孩子们需要的东西很多很多,我们也是不断地摸索,不断地充实活动的内容。


马国元感慨良多,他告诉我们:“我们团队是第一支前往当地山区支教的团队,力量太单薄,越是深入了解情况,越是发现团队力量的有限。但最有意义的是我们尽所能地陪伴了他们,带去了他们想要的知识和快乐”。这次回归,也是马国元从小的愿望,考上大学后回乡为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贡献一份力量,帮助他们追逐梦想。

共青团工作:保持先进、保证沟通

大学期间,除了努力学习和投身社会实践,马国元还积极参与共青团工作,取得了不少值得称道的成绩。说到团工作的经验分享,马国元的眼睛亮了一亮,说道:“作为团干,我们首先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,起到模范带头作用;此外保证及时有效的沟通,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

“在面对团工作的时候,要与时俱进,多学习、多了解,只有我们努力地走在时代的最前沿,才能保持自己的先进性,才能给他人新的启发与前进的动力。”


开展共青团活动要实实在在,及时有效地沟通,了解、考虑到每个群体不同的特点,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。”马国元说到这,脸微微一红,说自己曾经闭关办公室,独自一人咀嚼工作中的失败,思考工作方法,后来才发现这样做的话效率会很低,只有把自己放到同学群体当中才会切实地明白工作所需啊。

小青梅说

当远方的梦想和心中的渴望共鸣时

不要犹豫、不要彷徨

勇敢地、坚定地、昂首挺胸地

跨过山、越过水、绕过荆棘、挨过孤独

执着地前行

直至那个闪光的目的地


你会发现

曾经在苍茫夜空中微弱闪烁的梦想

走近了就光芒万丈

而身后的一切挫折悲苦

都成了点缀的鲜花


为马国元点赞

更为奔波在梦想道路上的

每一位奋斗者点赞

你有怎样的奋斗故事

又或者正在经历怎样的奋斗

无论结果如何

留言说与小青梅听可好~


下一期TA说

我们再见



采访 / 顾 琳 黄慧玲 刘于安琪

文字 / 顾 琳 严珮锦

编辑 / 顾 琳

审核 / 吴雪雨 金泽琪

想抱抱,想举高高,想让你给我点赞赞~↓↓↓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